中考化学总复习热门专题经典化学实验探

郑华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319984/

化学实验题,既是中考理科综合试卷中主观题中的一种典型题型,又是每一位中考学子在进行中考化学专题性复习阶段需要复习的一个重点专题。

做好这类题型的复习备考,大家不仅需要精准掌握化学教材中的每一个重点实验中的每一个关键细节、科学道理等,还需要利用课上所学过的一些典型探究方法,来用到考试中一些全新的化学实验探究课题中去。而在课下时间,大家需要多接触习题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并注意让自己绕开一些在化学实验题中常见的易错点,大家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探究解题能力以及答题准确率才能够有所提高。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道符合中考总复习阶段难度的化学实验探究题,愿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探究方法。

下面这道题为一道“多组组合实验探究题”,主要针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此点在下图中未能体现出),可分为三个探究部分。

在物理课堂上,大家曾经学过“控制变量法”,即在对比实验之中只保持一种条件发生变化,而控制其余条件不变,来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更有说服力地说明这个“变化的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仍然可作为一种非常典型且实用的探究、解题方法。

实验1

实验1主要为“二氧化碳制取”的过程。在下面实验1中,比较细心的学生可从已知条件中看出,在这个实验中,同为“大理石固体”,“粉末状”和“块状”两种不同的状态,却成了实验中的“主要对比要素”。且大家还需要注意图表中横轴、纵轴数据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在第一问中,若想要说明“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更慢”,则需要保证两组实验中反应时间、大理石的纯度与质量都相同,而只有“块状”和“粉末状”的区别,并注意观察哪一组生成的气体体积小。而在图表中能够表明“保持反应时间相同”的两个点,即需要保持“横轴数值保持一致”的两个点,因此只有a、b两点符合题意要求,选择B选项。

而针对第二问这类题型,大家需要把“纵轴所表达的意义”体现在结论之中,即“通过横轴数据来说明纵轴数据”,而不是“通过纵轴数据说明横轴数据”。

因此,e点所表达的含义,则是“等质量、等纯度的块状、粉末状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之后,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

实验2

下面的实验2,通过观察实验插图可知,此实验所体现的基本模型,为“CO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第一问对大家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只需要说明“还原反应中的现象”。这时,大家需要用“反应物状态变化”(包括状态、颜色变化以及是否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来描述实验现象,而不能“提到具体的反应物名称”。

CuO固体为黑色,Cu单质固体为红色,因此实验现象可描述成“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众所周知,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而根据题意,当打开K2开关后,“C装置溶液变浑浊”的现象则正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由此可判断出C装置溶液为澄清的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溶液,因此“装置C溶液变浑浊”的现象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则正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而第二问的后半部分,则需要大家通过实验结论来“倒推前一步”。大家不妨顺着“实验结论”的思路这样去想:当二氧化碳与碱溶液NaOH反应后,生成的溶质有碳酸钠。题中之所以提到“加入足量稀盐酸”,大家可认为“盐酸先把所有的NaOH反应完毕之后,再与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而“验证生成的碳酸钠”的过程,则正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所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而这种现象则正是验证先前“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的关键现象。

而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有CO气体的剩余,因此避免实验中剩余的CO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实验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到的“必要环节”。而B、C两种装置的作用,则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众所周知,CO气体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因此B装置中的气球会发生膨胀;按照同样的思路,在C装置中,大家的主要考虑思路应为“CO气体对液面的推动作用”,而C装置右半部分的长颈漏斗,则是C装置“与大气最接近”的部分,因此C装置中所体现的实验现象则为“C装置瓶子中的液面高度下降,而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度则上升”。

在这里,大家要观察到“长颈漏斗的颈部并没有活塞”,因此这个漏斗千万不要当成“分液漏斗”来看待,否则实验思路无法往下进行;虽然C装置与大气最为接近且相连,但是C装置中的长颈漏斗,则仍然起到了“液封作用”,来避免CO气体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实验3

根据题意,实验3建立在实验2的基础上进行,而实验3则同样需要用到“根据实验结果来反推过程中的某个现象”这一关键能力。

根据题中“装置B中有NaOH剩余”这一实验结果,大家可推断出,在反应之后,B装置中的溶液主要成分为NaOH、碳酸钠两种溶质。氯化钡溶液只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与NaOH并不发生反应。

根据大家以往在化学实验题中的经验,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则是为了让溶液中所有的碳酸钠溶质反应完毕之后,再通过“滴加酚酞试液”来观察现象,来通过判断溶液呈碱性,来判断出溶液中还剩下一部分NaOH未发生反应。而“让氯化钡反应完所有的碳酸钠溶质”的过程,主要目的则为了“通过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溶质,来避免碳酸钠溶质对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或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

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碳酸钠在溶液中并非显中性,而是显碱性,因此溶液中的碳酸钠同样可干扰对NaOH溶质的检验,即“无法检验出溶液显碱性究竟是碳酸钠所致还是NaOH所致”,因此需要用氯化钡除掉溶液中的碳酸钠。

而在初中化学阶段常见的“不显中性的盐溶液”,大家在初中阶段只需要记住以下两大类:

1、碳酸钠、碳酸钾溶液均为“强碱弱酸盐”,因此均显碱性;

2、硫酸铜溶液为“强酸弱碱盐”,因此显酸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