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钡历史 >> 反思1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反思1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927619.html
我在上次的教学反思提到,在初中化学课上,我们一般通过控制变量,通过金属与氧气(或酸溶液)的反应速率来表征金属活动性强弱,这样的下操作性定义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金属活动性和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无关。举例来说,铯与水反应会爆炸,而锂与水反应却很平和,但锂比铯金属活动性强。也就是说,金属活动性只和其电极电势有关,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无关。但这个认为,这种情况是个例,在初中学生的学力水平下,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的反应速率表征金属活动性强弱,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电极电势是怎么回事。电极电势是电极中极板与溶液之间的电势差,为方便表示和测量,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它与其它各待测电极(如金属)组成电池,两者间的电动势即为待测电极电势。科学家经过对金属进行电极电势大小测量,获得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排列如下:锂、铯、铷、钾、镭、钡、钫、锶、钙、钠、镧、镨、钕、钷、钐、铕、锕、钆、铽、镅、钇、镁、镝、铥、镱、镥、铈、钬、铒、钪、钚、钍、铍、镎、铀、铪、铝、钛、锆、钒、锰、铌、锌、铬、镓、(铵)、铁、镉、铟、铊、钴、镍、钼、锡、铅、(水合氘)、(水合氕)、铜、钋、汞、银、钯、铂、金我曾写过一篇论文,其中的一个案例质疑过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第2课时“探究”方案的逻辑自洽性存在问题(可参阅《论科学探究实验的逻辑基础》,此文发表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年7/8月),现在还是坚持当初的看法。另外,教材尝试以三重表征“较活泼金属把较不活泼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重表征当然是化学方程式。理论上讲,化学方程式作为符号表征的代表,是最抽象的,但对学习当下化学知识(九上第2章)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在他们看来,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已经成为非常正常的现象了。二重表征是卡通模式图。教材以卡通形象比较形象而逼真地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将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三重表征是微粒变化。从初中学生学力水平来看,教材编写者是在极力回避用微观粒子的变化来表征化学变化的,因为微观表征虽然代表化学变化的本质,但它不是初中化学的主要内容,它超越了初中学生的学力水平。然而,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没有微观探析的宏观辨识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流于表象的,失去科学本质的,所以教材编写者就以“阅读”的形式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即电子得失。如此,通过微观表征,结合二重的卡通示意图,揭示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本质。如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例,构成金属铁的铁原子,每个铁原子失去了2个电子成为亚铁离子,而溶液中的每个铜离子获得两个电子变成铜原子。个人认为,一味排斥初中化学中的微观表征,是非常不利于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蔡呈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