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对一部分孩子来说是个难点。孩子在做化学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下面这几种错误,孩子有吗?希望能够避免。
类比推理机械化
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分析:饱和溶液如果降温析出晶体,由于溶质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饱和溶液如果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由于溶质、溶剂成比例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选项A正确,学生往往只考虑了第一种情况而忽略第二种情况而认为选项A错误;选项C中,学生往往忽略前提条件“同一温度下”而以为正确;选项D中,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如果通过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加,而通过改变温度达到饱和,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学生同样往往只考虑了第一种情况而忽略第二种情况而认为选项D错误。正确答案选C。
例2.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证明该固体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D.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分析:A中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气体没有检验是否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固体也可能是活泼金属;B中溶液中若有银离子,滴加氯化钡溶液也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没有说明是否溶于稀硝酸,溶液中若含有碳酸根离子也有沉淀生成,故选项A、B、D均错误。C中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属于盐但溶液显碱性。
审题不明或未获得有效信息
例: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某种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N2、HCl、CO,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HCO3溶液和灼热的CuO,气体体积无变化,但有红色物质生成,再通过NaOH溶液,气体体积明显减少;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CO和HCl肯定无N2B、一定有N2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CO和HCl,可能有N2D、一定有N2和CO,肯定无HCl
易错选:AC
错因分析:错误的认为NaOH产生的CO2是一定是NaHCO3和HCl产生的,未想到CO和CuO高温条件下在生成铜的同时,也会产生CO2,所以并不能根据产生了CO2,就能确定原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Cl,错选A,还有同学因为木条熄认为是存在的是CO2,未考虑前面在NaOH中已经把CO2全部都吸收了,所以使木条熄灭的是N2。
思维混乱,未形成知识体系
例:等质量的锌、铁、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分析:不难看出这样一条规律:当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的金属与同种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小的放出的H2反而多。因此正确的选择应是(B)。
若三份相同质量的同种酸与足量的不同种类的三种金属(无论化合价是否相同)发生反应时:生成H2的质量都相等。
若相同质量的不同酸与足量的同种金属反应其规律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生成H2的质量越大。
没有掌握好解题方法
共存问题,推断、除杂、实验题等体型,如果之前接触的少,一时之间没有掌握解题方法,会出现了很多错误。
例: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C、KOH、Na2SO4、CuSO4、HCl
D、KCl、AgNO3、KNO3、NaCl
分析:本题是一题鉴别题,此类题目考察学生对物质颜色、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及各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的掌握程度,解题要先看物理性质上(如颜色、溶解性)能否区分,再用已鉴别出的物质继续鉴别或两两混合通过不同的现象区别。有时还要利用中间生成物帮助区别,如该题的C选项。该题目以考察利用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为主。
学生做这类题,要把知识掌握牢固,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