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法国带回10克氢弹原料,为原子弹加

白癜风怎么治疗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108/4554232.html

9月5日是著名放射化学家、教育家,我国核燃料工业的主要开拓者,共和国放射化学学科奠基人杨承宗诞辰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缅怀先生!

杨承宗

师承居里,学成归国

年9月5日,杨承宗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八坼镇,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年,他以7门功课全是“最优”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

年,经校长曹惠群推荐,杨承宗来到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在我国早期放射化学的奠基人郑大章的指导下学习放射化学,开展了铀、钋、镭、氡等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年初,杨承宗赴法国留学并在居里实验室学习,老师是居里夫人的长女伊莱娜·约里奥-居里。

求学期间,杨承宗成功研究出分离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的离子交换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让含铀矿物在稀硫酸溶液中形成络合铀酰离子,获取浓集低含量的铀,因而在世界核工业得到广泛应用。

年6月15日,杨承宗获巴黎大学理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其论文被评为最优级。6月21日,钱三强从北京发来电报,希望他早日回国工作。当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提出以55万法郎高薪续聘杨承宗,但他决定放弃并毅然回国。

回国前夕,杨承宗受钱三强委托,用组织辗转捎来的美元购买了大批与原子能有关的书籍、仪器、药品等。经费用完后,他还垫上了自己在法国省吃俭用存下的全部积蓄。他还在居里夫妇的帮助下,得到了10克碳酸钡镭的标准源和一台测量辐射用的进位的计数器,这些都是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利器。

时任世界保卫和平理事会主席的约里奥-居里先生得知杨承宗决定回国后,对他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有自己的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你们有自己的科学家,钱(三强)呀、你呀、钱的夫人(何泽慧)呀、汪(汪德昭)呀。”这番话是对中国人民正义事业的强有力支持,也对后来中央下决心发展自己的核武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奠定基础,发展放射化学

杨承宗回到祖国后,在钱三强的邀请下,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大组(放射化学组)主任。年,近代物理所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明确了以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为中心,充分发展放射化学,为原子能应用准备条件的方向。其中,放射化学部分的规划是由杨承宗亲自主持制定的。

当时,我国放射化学的研究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杨承宗便亲自编写相关教材,并在所里开设相关专业课。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曾说,杨承宗教授的《放射化学》是他学习这门新兴学科的启蒙教材。

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杨承宗带领几位青年大学生,从修旧利废、创造实验条件入手,逐步开展了一些放射化学研究工作。年,杨承宗和助医院废弃的提氡装置,该装置因为长期的闲置和它自身的强辐射性使修复工作非常困难。杨承宗深知其中的危险性,因此只让助手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自己则在毫无防护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修复工作。

修复工作的圆满完成,医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获取了一批珍贵的放射性样品,为开展中子物理实验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年1月,近代物理所迁至中关村。杨承宗亲自主持设计并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放射化学实验楼。这座被称为“放化小楼”的地方是当时国内唯一可以进行放射化学操作的实验室。正是从这里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代放射化学人才队伍。

为了普及同位素应用,从年下半年起,物理所开办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讲习班,并让杨承宗担任了第一期讲习班的班长。讲习班连续开办了8期,共培养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我国后来开展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年,杨承宗主持制定了《—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铀钚放射化学、放射化学分析、辐射化学的具体内容,并力主将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及应用列入规划之中,确立了放射化学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服务“两弹”,为国助盾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提高国防实力,我国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放在重中之重。

年末,苏联撤走全部援建专家,使中国的原子能事业陷入困境。年,杨承宗被调任为二机部五所(铀矿选冶研究所)副所长,主持业务工作。

原子弹用的燃料是铀或钚,要想获得浓缩铀,需要从铀矿石中浓缩提取核纯二氧化铀。我国是一个贫铀国家,铀矿品位低,矿床种类复杂,铀平均品位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的铀矿床约占1/2。因此,要研发适用于国内不同铀矿特点的铀水冶纯化技术,难度极大。

杨承宗在五所领导的第一项重大科研任务是核燃料化学分析技术攻关。当时负责生产二氧化铀的衡阳铀厂尚未建成,杨承宗带领五所集体建成了一座铀冶炼生产实验厂。

经过三年多的日夜苦战,他们生产出了足够数量的核纯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展了铀产品中20多种微量杂质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研究,建立起了一整套金属铀的质量检验方法。在他们取得的几十项高精尖的科研成果中,有几项可把铀的生产流程大大缩减,纯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这其中,凝聚有杨承宗和他领导的科研队伍所付出的心血,以及他们所作出的贡献。

杨承宗(一排左四)与五所老同事合影

倾心教育,创办新大学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杨承宗非常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常常放手让年轻人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杨承宗会随时监督检查,提出意见,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之初,杨承宗担任科大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主任,负责该系筹建工作,主持制定了相关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他曾说,师者最大的心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很高兴看到学生超过自己。

杨承宗(站立者)指导学生实验

年,杨承宗随中科大从北京南迁安徽。年,他被任命为中科大副校长,后又历任安徽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

年8月,在安徽省高教局召开的一次会议期间,杨承宗听到同事聊子女高考问题,萌发出一个设想:能不能给那些分数接近高考录取线的学生提供一个深造的机会呢?

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文章《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杨承宗主张招收一些自费大学生》,随即获得了一群教育志士的支持。同年8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自费走读大学,合肥联合大学。

杨承宗任合肥联合大学的首任校长,他带领五位兼职人员,锐意创新,实行“联办公助,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办学模式,成为当年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种创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多次详细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

年5月27日,杨承宗在北京逝世,享年岁。他对我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出的开拓性、创新性贡献,为人们所铭记,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为原子弹“加铀”的科学家。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来源:

[1]刘培.杨承宗:为原子弹加铀的科学家[N].学习时报,-07-07().

[2]张志辉,刘培.杨承宗:期颐一笑淡此生[N].中国科学报,.6.20.

[3]刘培,张志辉.杨承宗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J].科学文化评论,,15(05):56-67.

[4]王晓波,赵娟.归侨杨承宗:没有勋章的“两弹一星”功臣[N].上海侨报,.12.3.

[5]邵一江.杨承宗:没有勋章的“两弹一星”功臣[J].百年潮,,(04):39-42.

[6]贾宝余.杨承宗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以创办合肥联合大学为例[J].科学新闻周刊,2.10.

[7]本文图片来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