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无论是进口玻璃器还是本土自制玻璃器,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珍贵的物品,考古发现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玻璃器通常在统治中心的皇室贵族墓中出现,或为声望较高的寺院所有。“由于地理环境、物产限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玻璃器的使用情况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在对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玻璃器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对游牧民族使用玻璃器造型的偏好取向整理归纳。
早期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玻璃器的使用情况。据现有的发掘资料显示,在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玻璃制品以小型珠饰为主,直到西汉时期开通丝绸之路后,诸如玻璃碗、玻璃瓶、玻璃杯等玻璃容器才通过这条通道传入我国北方地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长期迁移,居无定所,所以需要更为实用的器具才方便在颠沛途中携带、保存,当其需要置换物品时可以摘下珠饰用于交换。因此将汉代以前(包括汉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玻璃器使用情况称之为“早期”。
早期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跃在黄土高原地区、黄河上游地区、河西走廊、蒙古高原、东北、西北地区。在远古时期,黄土高原是游牧民族早期活动区域,横跨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省,其主要活跃在宁夏、陕西、山西部分区域。《史记·五帝本纪》就讲述了(黄帝)北逐荤粥。
战国后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游牧民族一部分与周边诸侯国融合,一部分向北迁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仅在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河套地区活动(宁夏、内蒙古、陕西)。黄河上游地区,也就是甘肃、青海地区,距离中原较近,生活在这里的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汉代以后被迫定居,与汉代为代表的民族进行交融。
河西走廊地区在甘肃西北,这部分区域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各个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不断交替掌握这部分政权。蒙古高原区域是游牧民族最主要的生活区域,包括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和阴山(今内蒙古狼山和大青山)。早期东北地区、西域地区的游牧民族与中原一直保持贸易往来,在这些区域发现的玻璃制品对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早期使用玻璃器的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秦汉时期有关游牧民族玻璃器的记载和出土文物并不多见,一方面由于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往来并不密切,域外生产的器皿类玻璃不受游牧民族重视。早期国产玻璃器受到技术的限制导致质量较差,实用性不强,仅有器型较小的玻璃装饰品出现在中国北方游牧部族的生活中,当他们需要交换物品时,便将随身携带的玻璃珠摘下交换。
另一方面,“由于秦汉时期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被匈奴、突厥等民族所掌控”,各个政权相互争斗又不断融合,所以草原丝绸之路一直存在,玻璃制品的传入没有间断。
游牧民族玻璃器使用的玻璃器在南北朝时期以前多为装饰品,出土了玻璃珠、玻璃管、玻璃耳珰、玻璃挂坠,按用途可以划分为:头饰、项饰、顶饰、胸饰、耳饰、挂饰、镶嵌饰、服饰、带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用品也显示这个时期外来的玻璃器开始出现在游牧地区,并更频繁地出现在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流和融汇的区域。
在中国早期发现的众多玻璃珠类型中,以镶嵌玻璃珠最为特殊,它进入中国的时间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镶嵌玻璃珠的产地不同,在装饰纹样、制作工艺和质地用料上存在较大差别。镶嵌玻璃珠一部分为国外传入,“临近哈萨克地区出土了公元前五六世纪的蜻蜓眼纹玻璃项链,阿尔泰山以西,伊犁河流域也陆续出土了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玻璃珠、首饰等”,经过化学检验分析后发现这两种玻璃珠均为“钠钙系统”的玻璃,这种玻璃珠与西亚生产的玻璃珠极为相似。
另一部分镶嵌玻璃珠是中国工匠使用本土材料对此类珠型的模仿。作为外来的新奇事物,镶嵌玻璃珠自传入后便激起了国人的使用热情,战国中晚期发现了大量的“铅钡成分”镶嵌玻璃珠。国外输入的我国的玻璃珠在“中国化”进程中其外形、纹饰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发生了变化,这种模仿产生了一些外来文化情境中不具备的装饰新意。
镶嵌玻璃珠,“在纹饰上,战国中晚期的镶嵌玻璃珠丰富多彩,不仅有单纯的同心圆,还出现了同心圆和几何纹的组合,弦纹、菱形纹和三角纹作为底纹,同心圆均匀地分布在底纹上,或是用点连成线,形成网纹,将图案分割成小的单元”。反映了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逐渐适应本土环境的变化过程。
“在宁夏盐池县的张家场墓地、吴忠县的关马湖墓地、同心县的倒墩子匈奴墓地、固原县的北原东汉墓地和鸦儿沟汉墓地等。这批两汉墓葬均出土过一定数量的玻璃珠、管项饰,以及玻璃耳和玻璃瑣等。磴口县汉墓出土了一批单色玻璃珠、蜻蜓眼玻璃珠和玻璃耳瑣。包头召湾汉墓出土一批玻璃耳瑣、玻璃鼻塞、耳坠等玻璃制品”。
“乌盖陶勒盖汉墓出土一件玻璃质的羊形挂件,蓝色玻璃,卧羊造型,羊角下弯,腹部横穿一孔,乌兰察布盟(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下同)的阴山以南地区、巴彦淖尔盟(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等地汉墓也都出土过项链、耳饰等汉代玻璃制品”。早期发掘的墓葬规模较小同时数量并不丰富,随着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结构的改变,农耕比例增加,同时受到中原文化习俗的影响产生了大规模的墓葬,所以游牧民族使用的玻璃容器才得以保存。
考古资料显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秦汉以前使用的玻璃多为装饰品,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墓葬中才开始频繁地出现玻璃容器。下一节将开始研究秦汉之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玻璃器的发现与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