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核磁共振科提出职工个个都要成为影像全科医生。作为一名影像科的老医生,我积极响应科室号召,在科室陈主任的委指派到我院放射科进行为期6个月的学习任务。
从事MR诊断工作16年的我一直对于图文并茂的影像诊断技能和报告书写存在着浓厚的兴趣,影像科涵盖普通X线、ECT、CT、MRI等高端设备,能够踏上新的旅程,学习新的知识,内心激动和忐忑不安。
第一:入科后的小尴尬
刚入科,就有些眼花缭乱,从DR到乳腺钼靶,胃肠道机器,ERCP等,这些“重型武器”虎视眈眈的看着我,以前见过各式各样的影像图片,现在遇到了“生厂厂家”,着实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看着精良的设备在老师熟练的操作下对人体进行各式各样的扫描,内心羡慕不已,感觉知识博大精深,内心就开始小纠结起来,该从哪里入手?
第二:亦步亦趋,多记多问。
胃肠道造影技术很特殊,受检者都是空腹病人,而检查者需要分诊、沟通、配制硫酸钡、操作、点片、书写,还有中间穿插的体检人群,往往一上午都是忙忙碌碌,我眼睁睁的看着老师娴熟地操作和书写,一会儿忘东忘西,一会儿因为速度慢导致配制的钡剂沉淀,还闹了个给受检者穿铅衣的乌龙事件。带教老师不厌其烦的提醒我,指导我,我认真的听,专注的记,感到自己真是个小白。
第三:适应节奏
下午的患者数量少了很多,就开始学习新知识,看看老师书写的报告,然后翻一翻影像诊断技术、国内外的教材,慢慢地思路清晰了起来,闲暇之余和技术、诊断老师攀谈,再跟着技术老师到病房做床头照,心开始慢慢的踏实和宁静下来。
第四:边干边学
春节排班后的我写起报告来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才疏学浅,贻误病情,检查的时候全神贯注,书写的时候凝神屏气,求教的时候低眉顺眼,越干越觉得动力十足,越做越觉得放射知识浩渺如烟海。想想几十年前的前辈在简陋的机房,落伍的设备前还踏实工作,就觉得肃然起敬,一副简单的二维图片能够诠释出那么多的解剖、病理知识,我就觉得了不起。
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永远有“海绵心态”,我会在放射科学习期间好好的给自己充电,老生新学,其乐无穷!(核磁共振科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