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钡发展 >> 考向32坐标图像题4

考向32坐标图像题4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10775479.html

基础练习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图①:向NaOH和Ba(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图②:向相同质量的Mg、Zn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C.图③:向稀盐酸中加入Na2CO3溶液

D.图④: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CaO

2.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3.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可能是CH4

B.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C.某化合物的化学为CaCO3,它对应的点是F

D.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4.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

C.向pH=1的盐酸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D.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C.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6.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高炉炼铁炼得的是纯铁

②打开汽水瓶盖,看到气泡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③向充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半瓶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④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和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选用Na2CO3溶液、Na2SO4溶液或FeCl3溶液均可

⑤向一定量的NaC1、MgSO4和HC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右图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某些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则m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a可表示NaC1或H2O的质量变化情况

A.1个B.2个

C.3个D.4个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A: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图B:高温煅烧石灰石

C.图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氧化铜和氢氧化铜

D.图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