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钡资源 >> 二十七年的思念

二十七年的思念

娘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7年,那一年我33岁,是我人生至暗的一年。

记得是九六年的四月一日,母亲因为肝内胆管结石住院,在手术的具体方案上有了迟疑,后和主任商量暂不手术。由于母亲素有胃病,所以就做了消化道钡餐检查,却查出了食道肿瘤。

从查出来到去世,十个月差五天,母亲就走了,时年56岁。二十多年来,母亲的音容笑貌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往事历历在目。

借盐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食盐都是配给的,尤其是农村,更是稀罕物。因为不仅要有盐票,还要生产大队的小商店正好有货。有时家里突然来了亲戚,又恰好家里没了盐,怎么办?只有向邻居家借,记得当时是用一个白色的瓷酒杯借盐,能盛三钱左右的样子,每次母亲都嘱咐我,借人家东西要“平借尖还”,即是借时杯口要平平的,还的时候一定要盐冒出杯口,尖尖的!

吃亏是福,这是娘一直教导我们的!无论是在家里日子捉襟见肘的时候,还是后来我们姐弟都从农村里走出来,生活日渐好转,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们!

拜神

记得我上三年级,八月十六的早上,爷爷起不了床,放学回家才知道爷爷中风了,七十年代的农村缺医少药,有了大病求神拜佛很常见,爷爷病了也是这样,除了针灸,只能拜神了。刚病的时候每隔两天娘都要到五老太太家去求神,我是老大,每次会陪着娘去。五老太太的先生是个老秀才,知天文地理,还懂易经风水,但求神作法必须是五老太太。每次娘只能在晚上偷偷去求五老太太作法驱鬼,因为是封建迷信,当时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被发现,要被批斗的。去时总用一个柳条编的小篮子装上四样点心或者四种蔬菜水果,最不济也是馒头、烧饼之类的,总之是四样。在那个年代里,白面馒头都是奢侈品,可以想象娘准备这些是多么艰难!更难的是到五老太太家里后摆上点心,五老太太作法驱鬼,娘要恭恭敬敬地跪着,什么时候作完了法,什么时候才能起来,一片虔诚之心无以言表。一个月左右,爷爷病情好转,娘才改成一个礼拜去一次,具体跪了多少日子,我己经不记得了,只记得爷爷后来行走基本正常,只是右腿走路有些跛。五老太太说,这么多年在她那里,见过为儿女跪的,为爹娘跪的,唯独为公公跪的,我娘是独一个!

读书

娘两岁丧母,尝遍人间疾苦,一身病痛,但从来不向我们诉苦,她最常对我们说的是,要好好读书活出个人样来,给娘争口气!她初小毕业,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文艺青年”。一九七六年前后,老家到处是防震棚,娘带着我们住在里面,如豆的煤油灯下娘让我读“青春之歌”“桐柏英雄”“红岩”,那是我永生难忘的岁月,尽管好多字都不认识,只能顺下去,书页也残缺不全,却由此让我们爱上了读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读书的很少,基本上小学毕业就缀学了,女孩更是如此,可我们姐弟全部都读完了大学、中专,其中还有一个博士一个硕士。娘说,只要你们好好读书,农活再多我自己干!她就是这样和父亲一起供养了我们。但积劳成疾,早早离开了我们!

在娘的葬礼上,我们姐弟写的挽联是“至真至诚至孝至苦至累,为公为婆为儿为女为人”,这是娘一生的写照!

娘,我们想念您!

永远的思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