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江南艺术是什么样的?其精神内核与艺术文脉在哪?近期,“江南再造”系列首展“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试图围绕地理意义与文化意义上的双重“江南”,通过绘画、书法、影像、装置等艺术方式,探索明清以来的美学脉络与演变方式。其中,有吴历、何绍基、任薰、吴昌硕、黄宾虹、王一亭、颜文樑、叶浅予等清至近现代大家的作品,也有朱新建、尚扬等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现场何绍基临张迁碑长卷
展厅现场傅抱石周京新丘挺作品这是一场跨时空与跨媒介的展示。澎湃新闻了解到,“致意:从未消逝的黄金时代”是“江南再造”系列展览的首展,主办方展示了自清代中晚期、近现代直至当代的余件作品,意在通过美术史各个“黄金时代”代表性艺术家们的跨世纪艺术对话,呈现广义上的江南地域里的重要艺术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嬗变,以此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美学气质的“当代再造”。同时,多位中国现代艺术先驱与学院创始人如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潘天寿、颜文樑等人重要作品的汇聚展出与思想呈现,也将引发观众对中国艺术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林风眠《抚琴仕女图》彩墨宣纸69x69cm约年
颜文樑《风景》布面油画59x44cm年代地理与文化中的双重“江南”如同任何一种繁荣的区域文化,“江南”地域的崛起同样是大规模文化碰撞与再造的结果。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群星璀璨的“画派”争鸣,画家群体的地理认同感达到了高峰,各种流派及其支系层出不穷,在中国16世纪末的江南艺术版图上遍地开花。而代表人物如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超越了绘画本体的讨论,进入文化比较的范畴,也是对“江南”的一次宣扬与策略性书写。
邹一桂《山水》纸本卷轴51.5x.5cm清乾隆戊子年
徐悲鸿《鸡鸣寺》《栖霞寺》布面油画,69×60cm,年代对于展览的主旨“围绕地理意义与文化意义上的双重‘江南’”,总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解释道,近代地理意义上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下游的南部地区,主要包含今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诸多名城与自然风光。展览名单中的大部分艺术家都出生并活跃在这一区域。展览包含很多描绘江南地域风物名胜的作品,如吴历和邹一桂的山水、徐悲鸿的南京《鸡鸣寺》与《栖霞寺》、陈逸飞的《江南水乡》、刘海粟的黄山《云海》、朱士杰的《大桥夜景》、秦宣夫的《平湖秋月》与《中山陵》、周春芽的《环秀山庄》、郑力的《家在环山碧水》、陈琦的扬州《何园》等。
刘海粟《黄山云海》x99cm布面油画
陈逸飞《布达拉宫》《江南水乡》布面油画×cm,76.7xcm,年
秦宣夫《中山陵》布面油画60.5x50cm年代
郑力《家在环山碧水》水墨设色纸本xcm年
陈琦ChenQi《何园》HeGardenxcm纸本水墨InkonPaper,而在文化意义上,江南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以书画为主线的中国艺术史上,元代的江南具有非常重要的转折意义。上承董源巨然,赵孟与黄公望、倪瓒等元四家发展并奠定了全新的南派山水绘画范式。明代中后期,“吴门”“浙派”等江南画派纷纷崛起,高逸的士人气息与散逸的文人气息并行的“逸格”标尺,逐渐发展成熟,对后世直至今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宾虹《溪亭闲话》纸本水墨x44cm展览中,黄宾虹的《溪亭闲话》正是这一艺术传统的优雅余韵,而朱伟的《仿八大画鹿图》、《黄公望》、《沈周》同样致意了江南艺术悠久的传统并注入了艺术家的当代理解。
朱伟《沈周》纸本设色I59×39cm.对于如何遴选参展作品,郑闻表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遴选作品,“一是创作者的生平履历与江南地域有紧密关联,并对艺术史及艺术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二是作品本身的内容、手法、精神、气质,对江南元素或者江南文化有着比较完美的表达。”
苏天赐《新篁》布面油画x66.5cm
沙耆《风景》布面油画33x46cm年
关良《风景》纸本水彩35.5x26.5cm-44年作20世纪初,民国时期的中国政府制定了宏伟的现代化城市规划理念,希望将南京打造成东方的华盛顿。中国近现代艺术也开启了最初的留洋运动与东西对撞,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美术学校纷纷兴起,林风眠、刘海粟等艺术先驱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启蒙勾勒出了“为艺术战”的人生理想与“中西融合”的艺术蓝图。
吴作人《雕塑家王临乙》布面油画62.5x45.5cm年在人物油画作品中,展览展示了多幅中国首批留欧画家的油画作品,比如吴作人年代所画同为中国第一批留洋雕塑家的《王临乙像》、李骆公创作于年代的《呼喊》。此外,也有年由毛焰所绘评论家李小山肖像。这些绘画,分别从二十世纪前中后的不同节点,见证了中国油画发展的不同阶段与风貌,也见证了画家与描绘对象之间的深度关联。
李骆公《呼喊》木板油画51x60.7cm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革命美术与民族化议题,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成为了时代的强音。而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更是展示出惊人的爆发力与创造力,呈现出兼具国际艺术语汇与中国精神的繁荣景象。展厅中,当代艺术包括艺术家缪晓春的数字艺术作品《无始无终》,作为中国90年代留学德国的代表性艺术家,该系列作品在中国新媒体艺术及数字艺术的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的位置。
徐累《气与骨-研山铭》绢本xcm
缪晓春《无始无终》三维电脑动画11’15”-江南艺术的精神内核与艺术文脉“江南再造”艺术展览,不仅是视觉文化与物质遗产的再现与复苏,而且以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由点及面重新释读“江南”,并追寻它在当下时代的全新嬗变方式。
李鱓《蕉鹅》纸本卷轴x56cm清乾隆十一年主办方表示,江南艺术的重要精神内核与艺术文脉,即“士气”与“文人”的双重结合。江南艺术的创作者,往往不仅是单纯的画工或词人,大多既有高逸的士人气质与深厚的文人修养,同时也有敢为天下先的家国情怀,正如展出的海派绘画领袖之一的吴昌硕、王一亭等。因此,20世纪前后,中国现代艺术的风起云涌,同样与江南紧密关联。这些对于当代国人与从艺者,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启示作用。
吴昌硕《牡丹四尺堂》纸本水墨.5x66cm清戊午
王一亭《群仙祝寿图》纸本卷轴x74cm民国壬戌以书法艺术为例,清代晚期碑派思潮的兴盛,也是中国近代思潮中的“古今之争”在书法领域的集中体现。“展出的何绍基临张迁碑长卷同样是一件极其珍贵的作品,由王蘧常章草引首‘镕秦铸汉’,上次公开面世还是三十年前的上海。而林散之草书《杜牧诗江南春》、王冬龄的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与《维摩诘经》、梁绍基的影像作品《碑》等作品,都以跨世纪的方式对有关书法的经典问题作出了精彩回应。”郑闻说道。
林散之草书《杜牧诗江南春》x48cm
梁绍基《碑》三屏影像12米长—年从“吴门画派”到“扬州八怪”、“金陵画派”到“海上画派”、“南北宗论”到“新文人画”,是“明辨中西”还是“中西调和”,是“走向大众”或是“浑厚华滋”?“江南”,兼具中国传统士人的风骨逸格,也具备与时共进的精神。
董文胜《端木书台》哈内姆勒硫化钡无酸纸打印91x71.5cm,
沈勤ShenQin《黑·村》InkVillagex.5cm纸本水墨InkonPaper据悉,之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将策划“变奏: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等展览,将视角聚焦于当下和未来,展览的主体由改革开放以来出生成长的新一代江南艺术家构成,他们根植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创造出了与全球对话的新艺术形式和艺术生态——以及“江南”艺术新千年以来的面貌。展览将展至年4月20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