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L河口钡稳定同位素研究新进展

近日GRL在线发表的成果展示了大河河口溶解钡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布与变化,解析其分馏效应与控制机制,为应用钡同位素重建古海洋表层盐度提供了现代过程的校验。题目:Stablebariumisotopedynamicsduringestuarinemixing作者:曹知勉等期刊: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GRL)内容介绍:(以下内容源自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钡元素是现代海洋学和古海洋学中示踪河流输入、表层盐度和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气候变化对季风和降雨的影响。河口连接陆地与海洋,其间发生的地球化学过程潜在改变河流向海洋输送的钡。近年来,钡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日趋完善,为探究河口混合过程中钡元素的行为及其指标作用提供了新手段。该研究以世界两大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为目标区域,细致描绘了表层水体溶解钡同位素组成随盐度变化的分布特征(图1),结果表明当盐度为0时,溶解钡同位素比值偏高,其受控于上游输入的悬浮颗粒物优先吸附水体中较轻的钡同位素;当盐度略微增加至3-5时,溶解钡同位素比值迅速降低至极小值,这缘于镁、钙等盐分离子置换颗粒物上轻的钡同位素将其释放至水体中;当盐度逐渐增加至31-34时,溶解钡同位素组成与盐度呈现高度保守关系,反映了极小值处水团与海水两端元混合的主控作用。因此,河口溶解钡同位素分布体现两大特征:一是低盐度处由颗粒吸附-解吸附引起的分馏效应,显著改变了河水端元的原始钡属性,从而影响海洋钡元素的质量平衡;二是其后趋近海水端元由物理混合控制的保守行为,验证了钡稳定同位素是示踪海表古盐度的潜力指标。图1长江口和珠江口表层水体溶解钡浓度与同位素组成随盐度变化的分布为进一步解析颗粒吸附-解吸附过程中钡同位素的变化,该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模型模拟了两大河口表层水体溶解钡浓度与同位素组成的分布(图2)。模型结果清晰呈现了低盐度处溶解钡浓度极大值和同位素比值极小值信号,估算出颗粒吸附导致的钡同位素分馏系数为-0.3‰至-0.5‰,这与河水端元颗粒态与溶解态钡同位素组成的实测差值相吻合。同时,一些实测值会偏离模型值,如两大河口盐度15-25的溶解钡浓度或同位素组成数据,推测其原因是中、高盐度处两者的分布主要受控于两端元保守混合,而颗粒解吸附的影响已并非主控因素。图2离子交换模型模拟长江口和珠江口表层水体溶解钡浓度与同位素组成该研究指出,从定量角度看,河口溶解钡同位素组成在极小值之后相对于盐度的保守性会在不同河口或同一河口的不同季节发生变化,两者间不能达成全球统一的校验关系,但可为分析短时间尺度和局部区域的天气、气候过程提供依据。此外,真正建立和应用钡同位素指标以重建海表古盐度,仍需进一步探究河口近岸水体和沉积物中钙化生物,如浮游有孔虫和珊瑚记录的钡同位素信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论文全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