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治疗皮肤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803571702025524&wfr=spider&for=pc
据九派新闻报道,10月22日我国海关发布消息:近日,大连海关所属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1名入境旅客在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经现场关员复查,该旅客携带的一袋“保健石”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0倍。仪器分析结果显示为放射性物质钍-,该物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各种“保健石”概念的兴起,类似的情况已经不是首次发生。今年7月份,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发现一名旅客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经查,该旅客携带的15条黑色椭圆石头制、性状近似鹅卵石的“保健石”项链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到46.85微西弗/h,超现场本底值倍。而在更早之前的年,同样是在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进境旅客行李中的一枚“深海能量石”引发核辐射仪器报警。经测量“能量石”核辐射超标倍。所谓的“保健石”在日本启动第二轮核污染水排海的短短两周后,大连刚刚从“辐射值超出预期”的谣言中脱身出来的当下,这则新闻的发布无疑再次撩动了许多人对于核辐射危害的敏感神经。01▼谋财又害命的“保健石”在上述顶着各种名号的所谓“保健石”当中,导致核辐射超标的物质其实大多类似。除了本次大连海关所发现的钍-之外,还有钡-。这些放射性物质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带电粒子或电磁波,从而使石头带有辐射。一般认为石头的辐射可能与其形成过程有关,例如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地质活动都可能使石头内部产生放射性物质。此类石头往往具有特殊的外观,许多不良商家往往借此营销。那么,长期暴露此类核辐射当中可能带来哪些后果呢?这就要从海关所强调的微西弗的辐射量开始谈起。目前,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影响用有效剂量或剂量当量来衡量,目前常用的国际单位是西弗和微西弗。除了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辐射外,自然界存在一定的天然辐射,被称为“本底辐射”。在世界平均范围内,每人每年所受的天然的本底辐射大约是2.4微西弗。通常情况下,在医院做一次X光胸透大约是0.1微西弗[1],做一次心脏血管造影CT大约是20微西弗[2]。这意味着,在无防护情况下,暴露在该旅客所携带的“保健石”下一小时,就相当于做了次X光检查所累积辐射量。长期暴露在这样过量核辐射下,可能导致DNA损伤和细胞突变、癌症风险增加、遗传损伤、免疫系统抑制和多种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高剂量的核辐射暴露可以引起辐射病或急性放射病,导致恶心、呕吐、头痛、疲劳、造血功能抑制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02▼区分核辐射类型才能更好预防人们受核辐射的方式有两种: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射线和中子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和中子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在考虑应对措施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我们受到的辐射是以哪种射线为主。本次发现的钍-主要为β、γ射线,因此,除了不能口服外,即使单纯佩戴也会造成伤害。而对于大家更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