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玻璃艺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罗马

说到玻璃,全世界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中国玻璃了。我们国家制造的玻璃,那可是出了名的硬,中国制造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但你知道玻璃的起源于哪里嘛?玻璃的起源又是怎样的?根据研究考证,在《古罗马文明展》中,里面陈列了多件精美的文物,其中从庞贝出土的文物,就占据了百分之八十。而庞贝出土的文物里面,最让惊讶的就是——玻璃。刚看到第一眼时,我们都不敢相信,二千年前的西方国家,居然就制作了如此精美的玻璃容器,而且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流逝,它居然完好无缺的保存至今,“玻璃”的出土,又给文物史上添上神奇的一笔。玻璃到底是怎样出现的呢?他是怎样传进中国的?我们可以用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玻璃的起源

考古研究表明,第一块玻璃的出现,是五千年前,他是美索不达米亚制造的,当时的技术并不成熟,采取的是热熔成型和模型制造。虽然美索不达亚制造出了第一块玻璃,但是世界上的第一块玻璃工厂却是在古埃及建立的,建立时间在一千五百年前,当时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古埃及人制造玻璃的顺序是:先以陶土做内核,再于内核外浇上热玻璃溶液,最后制成容器。这种技术,被现在称为“砂芯法”。古埃及人的这种玻璃制造玻璃的发明,后来经过阿拉伯传播到世界各地。

(1)古埃及玻璃的发展史

据考古发掘所知,公元前16世纪,在古埃及最早出现了玻璃珠子和玻璃镶嵌片。在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之间,两河流域出现了玻璃器皿,生活在这里的亚述人发现了玻璃的制造方法。接着,埃及也开始生产相似的器皿。

公元前4世纪,埃及又发明了玻璃铸模工具,镌刻,车花和镀金工艺。公元前1世纪叙利亚人创造了吹制工艺,可以将玻璃液随心所欲地吹成各种形态的器皿。以后相继出现了模具吹制法,这是批量玻璃器皿生产的开始。在当时,西方古玻璃制造技术在欧洲及地中海沿岸十分流行。随着人们对玻璃的不断深入研究,公元1世纪,人们研究出了“充气法”技术。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吹制玻璃,在这个时间段,古埃及逐渐没落,罗马成为了玻璃的制造中心。

(2)玻璃在罗马的发展史

公元1世纪,罗马成为了玻璃制造的中心,这时候,罗马帝国的玻璃工艺有吹制,吹模,切割,雕刻,镌刻、缠丝、镀金等。玻璃的制造,对于罗马人来说,他们一直都是自豪的,举个例子:著名玻璃艺术家戴尔_奇胡利曾感慨地说:“我曾以为玻璃本身是很奇妙的,但后来我发现,吹入玻璃的空气,才是最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我常想,究竟是谁会想到将空气吹入融化的玻璃?这样的方法如果运用在其他材质上,是绝不可能成功的。”艺术家的话不仅是对前人发明的敬佩和感叹,还有艺术家对玻璃内在东西的思索。罗马人用玻璃做装饰品、窗玻璃和马赛克瓷砖,但最主要的是用来做容器。这些曾经十分珍贵的物品,不仅体现了工匠们的技艺,也透露出当时的社会风尚。

罗马人喜欢马赛克艺术,所以他们将马赛克技术加入到了玻璃里面。通过马赛克技术烧制而成的玻璃又称为“马赛克玻璃”。在烧制过程中,罗马人会将石块,玻璃,贝壳等色彩斑斓的物料拼接粘贴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主题的美观画面,可用于客厅、浴室中墙壁或地板的装饰。这也是显示上层社会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

罗马人为了追求多色石头的效果,对玻璃工艺进行改进,制作出色彩绚丽多样的马赛克玻璃器,使其成为罗马玻璃世界中非常抢眼的一员。

罗马的马赛克玻璃有多好看呢?举个例子:在大都会艺术馆收藏着一个马赛克玻璃碗,这个马赛克玻璃碗集合了钴蓝、半透明紫、蓝绿、绿、蜂蜜黄、半透明白以及无色等多种色彩。它的外表是圆形的碗口向外伸展,碗身呈现半球型。马赛克玻璃碗的制作方法十分的独特:首先将不同颜色的玻璃液组合成彩色的玻璃棒,接着切片,切片时还不能随意切,要跟着花纹的玻璃横切,接着在重新组合,最后放到模具加热,知道这些玻璃片重新融合成整体。最后还要花费时间去打磨。这样繁复的制作工艺决定了马赛克玻璃器皿小巧而昂贵的特点。后来,其制作工艺不断完善,花纹愈加复杂,在后世的阿拉伯人和威尼斯人手里,更是大放异彩,被称为“千花玻璃”。

可是到了公元5世纪,罗马玻璃工艺便逐渐衰退,衰退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此时的西方,除了教堂的玻璃保持着彩色镶嵌之外,欧洲的玻璃工艺几乎灭绝。在这个时间段,玻璃的制造转向了中东地区。

(3)玻璃在中东地区的发展史

在9世纪时,叙利亚人把银盐注入玻璃溶液,炼出了有金属光泽的玻璃。大马士革、君士坦丁堡和开罗是9至14世纪中东地区的玻璃生产中心。12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威尼斯成为世界玻璃制造业的中心。当时的政府为了垄断玻璃制造技术,把玻璃艺人集中在与威尼斯隔海相望的穆拉诺岛上。举个例子:有一个伦敦商人,在年寄给威尼斯制造商的信中写到:我们特别需要玻璃板,所以请不要把镜片玻璃放在装杯子箱子底下运输,最好用一辆牢固的箱子仔细包装。

欧洲玻璃工艺的另一个发展中心是波西米亚和德国。在13至15世纪的哥特时代,生产一种墨绿色的玻璃器,被称为“森林玻璃”。典型作品是一种周身有小凸球的酒杯,下面有高高的圈底,上端有外展的边缘。到16世纪,上端边缘向上伸展,形成小碗。这种式样延续至今,就是“莱茵玻璃酒杯”。

17世纪,欧洲的玻璃工业发展迅速,法国已经用铸造法生产大面积的玻璃镜和平板玻璃。英国人发明了两项最重要的技术:一是铅玻璃。二是熔化技术的革新,燃料由木材变为煤炭,又使用了闭口坩埚。此外,瑞士人狄南还发明用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为熔制高均匀度的玻璃开创了新途径。

二、中国玻璃的发展史

玻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中国玻璃生产技术有着自己的渊源,近年来的大量考古材料已经证实。据考古发掘材料证实,在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这种技术与青铜冶炼和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炼取铜和烧制陶器的过程中会产生小玻璃珠这样的无用的副产品,这些珠子看起来很漂亮,因此被古人用来作佩戴的首饰。举个例子:汉代乐府中,有一首朴实感人的民歌叫《陌上桑》,它在描述采桑少女秦罗敷的朴直和美丽时说:“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这种穿孔耳饰的“明月珠”即玻璃。

目前可以考证的西周早起出土的墓葬中,均有发现大量的玻璃管和玻璃珠等等。虽然我们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玻璃制造技术,但是当专家用现代光鉴定发现,中国古代的玻璃主要成分是铅钡,烧制的温度很低,所以,我们的玻璃虽然晶莹璀璨,但很容易碎,而且透明度很差,只能被加工成各种装饰品。因为用途很狭小,所以中国古代的玻璃发展史很慢。

到了汉朝时期,璃器由装饰品演变为礼器、器皿和殉葬品,还盛行模仿玉器,并部分取代了玉器。举个例子:我们国家最近一直追求着,古装电视剧,要还原真实的背景和人物,所以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上,里面就真实还原了汉朝真实的生活水平。剧中窦太后用的饮水的酒杯、王皇后精美的梳妆盒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时候,古罗马正在大肆发展玻璃制造业,与古罗马相比,汉朝当时的日常用品和饮食用具主要以漆器为主,当时宫廷里用的绘彩漆杯,与罗马人使用的玻璃杯一样皆为奢侈贵重的用品。

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西方的玻璃制品通过西域传入我国。在《汉书?地理志》中有汉武帝使人入海市玻璃的记载。在我国汉代墓中出土有罗马的玻璃容器。举个例子:洛阳东郊东汉墓出土的长颈玻璃瓶,它颜色呈深褐、橘黄、绀青、暗紫之不规则的地色中缠绕乳白色线纹,浮现出闪烁的金黄色光泽,非常美观,是一件典型的罗马搅花玻璃器,吹制成型,这是汉朝和西方早期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不过在洛阳出土的这种瓶子,和古罗马人的使用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罗马人用于盛香水。我国长期使用熏炉燃香,可见两国不同的风俗。

西方古玻璃及其制造技术何时传入我国,发生了什么影响?据《北史》、《魏书》记载有大月氏商人来到北魏都城大同传授烧炼玻璃的技术,这是有关外国人来华传授玻璃生产技术的最早记录。除了引进玻璃生产技术外,还大量进口西方的玻璃器皿,均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玻璃制品传入中国后,制造“钠钙玻璃”的技术也随后传入中国。大约在北魏时,中国已掌握了玻璃吹制技术,可吹制器形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我们都在不断汲取和学习西方玻璃制造技术,体现了中外科学文化的相互交流。

三、总结

“玻璃”有着透明性特征的个性,这是很多材料都无法与之媲美的。这种特性也是人们为之痴狂的原因。在仔细观察一件琉璃璃工艺品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它是史上独一无二,是一种结合了人性及本身的纯朴的体现个性的。琉璃的独特个性,摧毁固有的概念和束缚.更何况这一切没有任何的阶级门槛,拒绝奢华,拒绝流俗;晶莹剃透,意蕴悠远的琉璃完成了格调与品位的新的定义!文化是内涵的支撑,又是一种感悟,就如艺术家的长发和普通人的长发不一样,区别显而易见,又耐人寻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